欢迎光临“广东省孕婴童用品协会网站”!今天是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
您的位置:首页 >> 市场动态 >> 动画片不是儿童片 国产动漫内容需再强化
动画片不是儿童片 国产动漫内容需再强化

中国动画片曾经给世界奉献了诸多惊艳,但要盘点这些经典之作,总给人以“好汉不提当年勇”之感。近年来,虽然有“喜羊羊”洋洋得意,但似乎也没有发挥出带头羊的效应。在第21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,业内人士把出了中国动画电影的三条病脉。

低幼之困

观众熟悉的电视剧《武林外传》移植到动画领域也颇为成功,投资方北京联盟影业投资有限公司、北京动漫联盟主席郝亚宁在电影节的“中国电影科技之光论坛”上表示,目前该片每分钟收入可达到1.5元,而谈到成功的秘诀,他居然说是“坚持不上少儿频道”。

“美国所有动画产品都是全家同乐,这样才能在全媒体上播出,如果只定位于低幼观众,只能越做越窄。”针对国内动画片的年龄定位问题,郝亚宁说,“当务之急是改变观念,只有定位于更广泛的受众才能为动画打开更大市场。”

对此,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姚国强教授也有同感,他说:“与故事片相比,动画片的故事更简洁明了,内容上天入地,角色谐趣可爱,色彩鲜艳明快,因此不光少年儿童爱看,国外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喜欢动画片。”

“比如说我们熟悉的《狮子王》,它的原本就是莎士比亚的大作《哈姆雷特》。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看明白。”姚国强说。

声音之弱

姚国强从事电影声音艺术研究已有30多年,他告诉记者,中国动画片在声音创作设计上也存在诸多问题,影响了观众的认同感。

“声音是画面的支撑,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如《鼹鼠的故事》《猫和老鼠》虽然没有人声配音,但是鼹鼠的叫声、猫鼠追逐的乐声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而中国拍摄的动画片,角色无论年龄大小,声音造型变化都不大。”

究其原因,姚国强认为,一方面是低幼陷阱在作怪,把动画片作为儿童电影的补充,因此就不如制作故事片那样注重声音设计,另一方面则是费用限制,使得画面造型设计优先于声音设计,也没法像国外动画大片能请到“大腕”配音。

姚国强建议,国外动画大片大多采用先期录音方式,演员先根据剧本要求,在导演指导下把全部言语录制下来,再根据言语去设计画面动作,这样就实现了“声画合一”的效果。而国内大多采用后期配音工艺。

灵魂之失

“技术不是灵丹妙药,一时也无法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,中国动画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魂魄上,也就是故事的内容,观众不会因为这部片子很难画才去看。”姚国强说。

英国导演协会主席艾维尔?本杰明也表示,虽然动画大片纷纷采用3D制作,但并非是砸钱游戏,特效也不一定要有大成本,关键还是要有创意,3D技术的核心价值不是“更大”或“更震撼”,而是要让大家能看到“更多”。

目前,国内动画片往往从古典名著中寻找题材,对此,姚国强也提醒说:“由于观众对名著已经非常熟悉,因此不能再把名著用动画片讲解一遍,而是应该精选内容,寻找与观众的共鸣点。”

上一页[1] 下一页